11月4日,第108届广交会落下帷幕,其间有近20万境外采购商到会,成交略有增长,大连参展商共斩获约4.7亿美元订单,比上届略有增长,但仍未恢复至危机前水平。在汇率波动、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下,“两头受挤”的中国外贸企业加速转型升级,谋求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新优势。
汇率变动侵蚀外贸企业利润
广交会一向被视为中国外贸出口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本届广交会整体呈现客商减少成交略增的情况。根据大会统计,第108届广交会共有来自208个国家和地区的199266名境外采购商到会,与上届基本持平,但成交额比上届略有增长。
广交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刘建军表示:“对照危机以前数据,这种状况比较少见。这表明了本届有效采购商的人数比例相对提高,但需求同时受到回暖趋势和不确定性预期的影响。市场分化亦表明各国市场复苏进程不一,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未巩固,前景仍不明朗。 ”
除了不明朗的外需压力,中国外贸企业还饱受外贸成本上升的冲击。出口姜茶的一家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万祥说,现在姜的价格比去年贵了几倍,同时人工成本也在涨,今年企业已经上调了两次工资,生产成本不断增大,尤其是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更侵蚀了不少外贸企业的利润。
在这种内外压力之下,参展企业普遍感到议价压力大增,接单非常谨慎,基本是“长单短接、大单小做”。据大会统计,3个月以内的短单数量增多,超过一半以上,其中在广交会一期,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51.8%,6个月以上的长单仅占12.3%。
未来中国外贸增速将回落
值得关注的是,在广交会期间,商务部于11月1日发布的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表示,未来中国外贸增速可能回落,原因之一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9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1486.8亿美元,同比增长37.9%,贸易顺差1206亿美元,同比减少149亿美元,商务部长陈德铭近日称预计今年贸易顺差约为1800亿美元。中国贸易顺差在2008年曾达到295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当年美国贸易逆差为7060.68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逆差高达3085亿美元,占美国该年经常项目逆差总额的43.7%。
针对近期以一些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压的问题,曾任英国伦敦市主管经济与商务政策副市长的约翰·罗斯则表示,尽管中国对美国是比较大的顺差,但对美国以外的很多国家是比较大的逆差,“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
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如果人民币在外部压力下大幅升值,如短期升值25%至40%,虽然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可能会减少,但美国对其他国家逆差会增加,导致美国贸易逆差的跨境转移,美国贸易总逆差并不减少。而人民币升值过快过猛将沉重打击中国的出口部门,农民工失业问题会更严重。中国内需萎缩将显著减少从美国的进口,使美国扩大出口和就业的预期落空。
约翰·罗斯还公开表示,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出口对象,中国内需的减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可以想象的,“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各国经济复苏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