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格局变迁,正值复苏关键期的中国制造业,要想在全球经济版图中“更上层楼”,必修课是摆脱对购买技术的依赖,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7月15日上午10点半,人民大会堂重庆厅门口,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步履匆忙,边走边摆手,对婉拒记者追访,他满脸歉意。刚刚,在“中国创造与全球制造业复苏高端研讨会”上,尹中卿发表了他对中国制造业现状的看法,并为正处转型期的制造企业支招。
“这次连续七个季度经济增速下滑,绝不仅仅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偶然事故,而是标志着我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出口加工制造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接近极限。”尹中卿说,在后危机阶段,新一轮制造业国际格局不断演变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要实现长期发展,就要以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为倒逼压力,切实推进制造业上层次、上水平、有后劲,这是中国制造业目前最重要、最急迫的任务。
过去两三年间,很多企业因为靠简单的劳动力生产和贴牌加工,没了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纷纷倒闭,甚至被收购。
一年多来,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践表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出口加工制造业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持续发展。”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7月15日在接受包括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坦言:“靠购买技术只能买到国外已经淘汰的技术,真正的核心技术买不来,实践中国创造之路的关键,必须摆脱对购买技术的依赖,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打出自己的品牌,赢得世界的尊重。”
赚快钱,买技术,给别人打工都是不可持续的,然而,没有或缺乏核心技术却是中国制造企业的普遍现实。
科技部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出口仍是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但其地位已经不能和改革开放之初相提并论,企业对此应有清醒认识,企业在技术研发上要舍得投入,敢于冒险,尽快提升创新和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
他同时表示,很多制造企业也希望政府帮助开拓国际市场,像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样,把这项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在尹中卿看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压力客观上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得机遇。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不是“春播秋收”的短期目标,更是长期任务。
尹中卿建议,推进制造业转型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着眼于突破关键环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高消耗、高污染产能,不断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