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越来越热烈,笔者认为,内外因素决定了人民币升值无可避免,对于中国来说,何时升值以及如何升值,可能更值得费点思量。
从外部因素看,中国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于美国。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即将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博弈,对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会有相当的影响。从两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来看,中美如果发动贸易战,只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从我们的统计来看,美国从事与中国贸易相关工作的人口,约有300万人;中国的数据要大得多,约有5000至6000万劳动人口从事着与中美贸易有关的工作。同时,由于中国持有1.4万亿美元的美国金融资产,一旦中国表达出大幅抛售美国资产的意图,美国金融市场将遭遇激烈动荡。
此外,一旦美国认定中国为货币操纵国,美国将很可能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建议,美国应向中国征收25%的惩罚性关税。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样的一个关税政策,将使中国的整体出口下降10.4%左右,而在各占中国进出口贸易半壁江山的加工贸易和普通贸易中,普通贸易将受到相对严重的影响,将平均下降12.4%,而加工贸易只会下降4%。这样的结果也告诉我们,从保护出口的角度考虑,让人民币升值可能是更加理性的选择——毕竟即使让本币一次性升值10%,出口也最多下降3-5%左右。
当然,让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来说,并非有害无利,特别是让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将有利于提高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以来,中国试图保持人民币汇率平稳,但由于升值预期强烈,大量热钱流入中国,这也导致了中国央行不敢贸然加息,因为加息会导致更加强烈的升值预期。反之,中国则可以通过增加汇率弹性来实现为利率政策“松绑”,毕竟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利率政策的独立性也非常重要。举例来说,面对目前商品房价格不断上升的状况,中国本需要动用的利率手段却因为升值压力一再搁置,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房地产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中国选择让人民币升值,那么升值的时点和方法应该如何选择呢?
笔者认为,在美国不再施压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升值进程反而会加速。从目前的态势来看,美国方面已经降低了其在人民币升值议题上的声音,这从近期奥巴马和盖特纳的表态中也可以看出端倪。从中美双方近期的互动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国际条件已经慢慢具备。具体来说,今年的五六月份仍然会是比较敏感的时间点,因为中美战略对话和G20峰会将在这一时期举行,如果中方迟迟没有举动,这些会议将被人民币议题所“淹没”,相信这也不是中方愿意看到的。
从具体升值的路径上看,我们也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情境分析:第一种选择是让人民币保持目前的平稳态势,因这将导致贸易战,这种可能性已经基本被排除;第二种可能性则是一次性小幅升值后再回归平稳态势,这种选择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因为这只能无端引起市场对人民币继续升值预期,同时美欧压力有增无减;第三种选择则是如2005年一样,选择让人民币一次性小幅升值后,再回归逐步升值的进程;第四种选择是让人民币一次性较大幅度升值(5%以上),然后扩大其交易区间;最后一种选择是让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20%以上),再回归正常的波动区间。后面三种方法都是升值的可能性选择,但一次性大幅度升值由于对出口商的影响较大,相信被选择的可能性很小。
而在第三和第四种选择中,我们可以做出更加仔细的分析。如果我们假设央行希望人民币在一年之内实现4-5%的平均升值,一种方案是让人民币一次性升值2%左右,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通过每天以极小的步伐缓步升值,这种方案的好处和坏处是一样的:即市场将对汇率波动有明确的预期。另一种方案则是让人民币一次性升值5%,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加宽其交易波动区间,比如说+/-2.5%。这将意味着人民币将在一天之内可以升值或蹩值近5%,人民币的弹性也就有了实质的改变。同时一次性升值5%也显示中国汇率改革的意愿和决心,从而缓解外方在此问题继续施压。
一旦市场汇率走出交易区间,中央银行将出手干预,但只要汇率在交易区间内波动,央行将不会干预,那么在交易区间内,汇率的走势将有无限种可能性,这也将打破市场对人民币走势的单边预期。而对于决策者来说,打破人民币的单边升值预期,也将会使货币政策更加有效。因此,笔者认为,一次性升值一个可观的幅度,再加宽交易波动区间,是比较好的政策选择。
|